【转载】北部湾畔崛起海洋智慧小镇

    11月中旬,又到一年一度的金鲳鱼收获季节,一网网金鲳鱼在海水中被捞起,投入运输船,湛蓝的海面上奏响欢庆的渔歌。

  水域生态环境的质量决定了鱼类品质,对于金鲳鱼而言更是如此,随着近岸养殖空间饱和和市场对水产品品质需求的提升,金鲳鱼逐渐从近海“游”向深远海。

  如今,“耕海牧渔”已不再是纸面上的枯燥文字,成为了依海而生的百姓的美好愿景。瀚海碧波中,雷州市海洋牧场的建设运营,正悄然改变传统渔业生产方式,创造出更多的可能性。

    养殖方式之变

  从近岸走向深远海

  日前,广东省自然资源厅在湛江举办2023年世界海洋日暨全国海洋宣传日主场活动,现场发布了《广东海洋经济发展报告(2023)》《2023广东省海洋经济发展指数》。

  其中提出,为加快推进海洋强省建设,接下来广东将按照“疏近用远、生态优先”的要求,腾出近海空间搞建设、布项目、保生态,大力拓展深远海开发利用空间;充分激发县域海洋发展潜力,在用海用岛政策上向县域主平台、重点园区发展倾斜,以县域为重点创建省级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打造一批海洋经济强县、强镇。

  曾经,雷州市渔业养殖的代表是近岸海域连片的养殖设施和粗放的饵料投喂。养殖产出大、污染大,周而复始,“鱼”越养越小。

  如今,在现代化海洋牧场的加持下,渔业养殖从近海走向远海,从粗放转为精细,拥有了科学的养殖方式和广袤的发展空间,海上“良田”越来越肥沃。

  雷州东濒南海,西邻北部湾,海岸线长达406公里,位居湛江市第一,气候优越,海洋资源丰富。在北部湾东岸的小镇——覃斗镇有着水域宽广,避风条件好,港池航道自然水深达七米以上,流沙湾海域水质优良,气候温和,浮游生物丰富,具有发展深海养殖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条件。

  覃斗镇委副书记宋炫辉介绍,覃斗镇目前与海洋相关的农业经营主体共有72个,其中,企业16家,家庭农场13个,农业专业合作社43个;累计投产深水网箱978个,年产值约6.7亿元。

  在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联合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湛江湾实验室等单位,利用具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智能养殖平台技术,在湛江市深海网箱养殖优势产区产业园资金的支持下,建成并投产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海威1号”“海威2号”。

  据介绍,“海威1号”平台长度46米、宽度23米、高度13.50米,分设2个深12米的网箱,每个网箱可养水体7500立方米,共1.5万立方米。每立方米水体可养殖20公斤鱼类,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超60万斤优质深远海养殖鱼类。

  继“海威1号”下水投入使用后,一年多的时间里,同为半潜桁架式渔业智能养殖平台的“海威2号”相继下水投入使用,相比“海威1号”,“海威2号”平台体积大幅增加,平台长度增至86米、宽度32米、高度16.5米,分设3个网箱,养殖水体3万立方米,单个周期可养鱼百万斤以上。

  以往,渔网用水泥袋子拖住沉在海里,时间长了,自然而然长出坚硬、锋利的牡蛎等附着物,容易把渔网磨坏、撑破,渔网一破,鱼就得跑。渔网每个星期都得更换一次,再把换下来的渔网都得处理干净。

  随着传统渔业水域不断减少,渔业发展空间受限,近海渔业作业对环境影响大,且传统渔业养殖科技含量低、劳动强度大,因此,渔业养殖向离岸、深水、敞开海域拓展是大势所趋。

  技术含量之变

  从人工变成“黑科技”

  发展深海养殖、壮大海洋经济,关键在科技。从近海往深海走,要靠借力,不依靠海洋装备就很难走远,“海威1号”和“海威2号”就是例子。

  从近海到深远海养殖不单单是养殖区域的转换,更是生产模式的转换,通过养殖工艺和配套设备优化设计,改变过去劳动密集、人力密集的养殖模式,向机械化、自动化、智能化转变,把渔民变成工人、把渔场变成工厂、把渔业变成工业,实现高效、环保、绿色的目标。

  “海威1号”是一种抗风浪绿色智能养殖装备,采用半潜式结构设计,四角锚泊定位,分设两个深12米的网箱,可搭载各类智能养殖系统及检测系统等现代化渔业生产设备,养殖水体共1.5万立方米。平台搭载饲料储存舱、自动投料机、吊机、水上水下视频监控、水质实时测量、4G数据通信等自动化养殖装备,实现智能化养殖。

  而“海威2号”在“海威1号”的基础上,升级为更大更加智能的养殖装备,成为了广东目前规模最大的海上智能养殖平台。

  “海威2号”智能养殖平台设计箱体长度增加至86米,宽度增加至32米,养殖水体达约3.6万立方米,单个养殖周期可收获各类深远海优质鱼类超120万斤。搭载了智能养殖平台配套吊机、看护平台、物联网信息系统等相关生产设施设备,可节省人工成本60%,为渔民提供舒适的作业环境,将建设海上科学综合实验室。

  广东海洋大学水产学院教授陈华谱告诉笔者,“海威2号”的用料与工艺更好,如升级外涂的油漆以避免出现锈点、水压舱边角改为弧形以避免磨损缆绳。相较于“海威1号”只有一个登船点,“海威2号”实现了四面均可登船,并在水上水下装载了更多摄像头,增加了用于水质监测、水文监测、生长监测的传感监测设备,养殖智能化程度进一步提升。

  湛江属于台风多发地区,需要智能渔业养殖平台抗风浪能力强,无论是“海威1号”还是“海威2号”,都是桁架形式的抗风浪绿色智能养殖装备,采用半潜式结构设计,四角锚泊定位,具有良好的抗风浪能力。

  其中“海威二号”配置压载系统,可实现平台快速上浮或下沉,锚泊系统适应水深15至100米,可抵御实施海域强台风,比传统重力式深海网箱更安全,能抗15级的台风,设有双层网,在台风来临时,即使一层网破损了,还有另一层兜住鱼。

  不仅深远海养殖出现了“黑科技”加持,在珍珠养殖方面也悄然发生了变化。

  自上世纪60年代成功培育出第一批人工养殖海水珍珠以来,覃斗镇流沙村就掀起了养殖海水珍珠的热潮。2022年,流沙村的南珠年产量超一吨。鼎盛时期,我国南珠90%在流沙集中加工后出口到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沙村因此被誉为“中国南珠第一村”。

  但近年来,流沙湾夏季出现持续高温现象,大量珠贝惨遭厄运,成了当地珍珠养殖户的噩梦。

  为了规避因高温引起的育珠贝高死亡风险,提高植核后母贝的存活率,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专注于养殖产业成立科研部,同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广东省农业科学院和广东医科大学深入合作,内外发力。

  “南珠先锋”实践团经过反复实验,推广了“分段接力养殖”模式,即春季和春夏之交,育珠贝在港湾内插核和休养,夏季高温期转移到湾外水质适宜的深水区育珠,夏秋之交再移回港湾内育珠,大大提高了珠贝存活率。

  并且做到了绿色养殖珍珠,马氏珠母贝主要以水体环境中的浮游植物、有机碎屑等为食,养殖期全程不投放饲料和肥料,对于水质改良具有积极效益,不使用水产药物,不存在药物残留问题;此外,通过钙化直接将海水中的碳酸氢根转化形成碳酸钙贝壳和珍珠,有助于我国“碳汇渔业”发展。

  产业发展之变

  造农特产品“金链条”

  雷州金鲳鱼是湛江海洋牧场的明星产品之一。近年来,雷州市顺应现代渔业发展趋势和方向,调整养殖品种和结构,大力发展深海网箱金鲳鱼养殖,保障优质海产品安全有效供给,加快发展“深蓝渔业”。

  2022年,雷州金鲳鱼产量达27640吨,比2021年增加4795吨,约占湛江的三分之一,产量居湛江首位,金鲳鱼产值将近9亿元。

  据当地从业者反映,2023年以来,金鲳鱼价格一路高企,在3—5月甚至高达25元/斤,“从一月到现在,每个月鱼价都是过去五年来最好的”。

  “这些年,金鲳鱼名气越来越响,我们的日子也越来越好了!”养殖户陈铭良养殖金鲳鱼获增收,是雷州市近年来大力发展耕海牧渔取得明显成效的一个缩影。

  在逐渐火热的预制菜赛道上,金鲳鱼异军突起,表现出彩,销往国内的批发市场、各大商超,有的则继续出口至欧美地区和RCEP成员国。

  金鲳鱼预制菜主要有剁椒、麻辣、酸菜、菠萝金鲳鱼和金鲳鱼片、鱼丸等种类,通过科学配方和现代工艺加工而成,简单加工即食,多种菜系可供不同地区、不同口味消费者选择。

  同为明星产品之一的“流沙南珠”,正以融合一二三产业发展的新思路,以珍珠产业带动观光旅游。民间俗语道:“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南珠素以光彩夺目、晶莹璀璨而享誉世界。宋代时期,“三雷”珍珠便是上贡朝廷的广东本地三大名产之一。湛江雷州流沙海域便是中国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流沙南珠”的重要产地。

  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负责人黄巧丹向笔者介绍,目前该公司正在打造120亩“雷州市流沙珍珠孵化养殖加工一体化产业基地(尊鼎珍珠文化产业园)”预计投资总额1.5亿元。以挖掘南珠历史、传承南珠文化、望南珠未来为核心,园区建成后预计可创造1500个就业岗位,并联结带动周边村2000个就业岗位,预计每年可接待观光旅游人数5万人次左右。

  为了壮大珍珠养殖产业,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通过引导农户实行规模化管理、标准化养殖、产业化发展,鼓励农户成立合作社9间及办理养殖6000多亩,并与农户签订购销合同,确保上下游供应链对接。

  从2014年就开始免费发放给珠农进行养殖,养殖成熟后再由公司统一收购处理,截至2022年,共免费发放了贝苗高达18亿多粒,价值超360万元。从种苗优选、贝苗养殖,到珍珠养殖、加工、批发、零售等,产业链逐渐得到完善。“目前我们也加入预制菜这条赛道,通过精加工珍珠贝肉。”黄巧丹说道。

  特写

  集聚人才向海图强

  把科研论文

  写在浩瀚大海上

  产业强则人才强,人才兴则产业兴。对于流沙珍珠的发展,雷州早在2012年就成功申报“雷州市南珠产业人才发展项目”。通过3年的努力,雷州着力打造一支规模大、质量高、结构优的南珠人才队伍,从中国科学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广东海洋大学、广东医科大学引进邓岳文教授等高层次人才22名,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231名,为雷州南珠重放异彩提供人才支撑。

  一群来自广东海洋大学雷州海水珍珠科技小院的研究生驻扎在雷州市覃斗镇农村一线,和渔民一起开展马氏珠母贝清理、切片、插核等工作。与村民同吃同住,共同劳动和研习,以海水珍珠养殖产业为抓手,向当地村民普及农业科学技术,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发展中的实际问题。

  据了解,科技小院是一种新型的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生培养单位通过建立科技小院,把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长期派驻到农业生产一线,在完成理论知识学习的基础上,重点研究解决农业农村生产实践中的实际问题,着力培养知农、爱农、兴农的农业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覃斗镇流沙村依托天然的地理优势,大力发展珍珠养殖产业。过去,养殖户养育苗种来自未经过选育的亲本培育,苗种生长缓慢,植核后母贝死亡率高。

  针对这一现状,广东海洋大学杜晓东教授带领团队成员联合当地多家珍珠养殖企业培育了马氏珠母贝“海选1号”品种。2014年通过了全国水产原种和良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获得了国家级水产新品种认定证书。该品种具有成珠率高、插核容易等优点,广东尊鼎珍珠有限公司许经理介绍,引进新的贝苗后,插珠后的成活率从25%—30%提升到了45%—50%。

  珍珠贝的养殖周期长,受气候影响极大,台风、高温等极端天气可能导致母贝大量死亡。海大珍珠团队在“海选1号”基础上,培育了更耐夏季高温,对不良环境抵抗力更强的黑色放射肋品系,依靠科学技术积极应对自然环境变化。

  科技小院在养殖基地的实践操作与专业知识之间搭了一座桥,让学生将学校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中,同时帮助养殖户增收致富。

  深远海养殖,同样需要人才支撑。种苗是深远海养殖的“芯片”,生物育种是我国打赢水产种业翻身仗的关键。

  今年5月,雷州市首个在企院士工作站——广东海威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林浩然院士工作站揭牌,直面海水鱼苗种培育、优良种质创制关键的“卡脖子”技术问题,助力科研成果直接转化为雷州海洋牧场的建设增加新动能。

  省农科院动科所水产研究室主任黄文博士是在企院士工作站的一员,其“一种利用返制细条饲料进行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的养殖方法”发明有效解决了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阶段死亡率高的问题。

  据黄文介绍,该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利用返制细条饲料进行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的养殖方法,重点解决的是肉食性鱼类幼苗转料过程中,因饵料种类转变导致幼苗肠炎及病害暴发的问题,通过制备细条的返制配合饲料,配合幼苗的生活习性及有利于幼苗消化吸收的操作方法,使得肉食性鱼类幼苗转料及标粗阶段成活率高、生长快,解决了如肉食性鱼类如鲈鱼、石斑鱼、鳜鱼等肉食性鱼类幼苗工厂化转料驯养和标粗阶段死亡率高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已育有石斑鱼、金鲳鱼(卵形鲳鲹)、鳘鱼、海马等重要海水品种的多个选育基础群体,突破了军曹鱼及金鲳鱼全人工繁殖技术。

  发展智慧渔业,须夯实生物科研基础。关键技术还是要靠自主研发。开好头,起好步,海洋经济的路子会越走越宽广。


转载自南方日报